当前位置:首页>>项目案例>>文创IP打造
疫情下的IP力量(三)——园区/景区篇

编辑、整理/TY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这场疫情,让各行各业、不同工种的各类企业都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危机之中没有一家企业敢倒下,因为每一家企业的身后站着大批的员工,涉及着生存和生计。景区、园区作为常见的人口聚集场所,在抗疫过程中,停工期限无法预计,这对于此类企业而言无疑是沉重的打击。从10号开始各个企业开始了复工的准备,但真正在疫情之后振兴企业精神活力的“复苏”之路才刚刚开始。在疫情之后,运营景区、园区的企业应该如何去激活自身产业?

      21世纪以来,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升级,生活质量的大幅度提升,人们在文化娱乐上的消费也不断增加以及我们现在正面对着的疫情,都倒逼着行业的发展与蜕变。文创产品在文化消费中的比重逐渐递增,成为新一代的消费热点,甚至逐步占据文化消费的主导地位。然而目前国内的文创产业依然处在发展阶段,以消费者为核心,打造属于自身的IP,将会是重中之重。



园区、景区IP

正文开始前,我们先来简单介绍一下园区与景区的所涵盖的范围:

园区大致可以分为:

1、工业园区:以工业生产企业为主的特定区域;

2、农业园区: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特定区域;

3、科技园区:以高科技研发企业为主的区域,包括:软件园区、高新园区等;

4、物流园区:以物品集散、交易、转运为一体的各种产品的区域,包括港口园区、交易园区等。

5、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景区包括风景区、文博院馆、寺庙观堂、旅游度假区、自然保护区、主题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游乐园、动物园、植物园及工业、农业、经贸、科教、军事、体育、文化艺术、学习等各类旅游景区。


本文从园区、景区IP的角度描述了IP运营及IP文创产品的过程。

image.png

(来源于吴晓波频道)


2017年,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名单,包括“21世纪避暑山庄”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等在内的10个园区上榜。

全国各地的文化产业园从行业上看,涵盖范围较为多元:既有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数字文化等新兴业态,也有文化旅游、工艺美术、文化娱乐等传统业态转型升级。这也说明各行各业都在寻求着转变的可能,都到了关键的转型窗口期,那么创新的文创IP将会是下一个突破口。




  • 园区景区IP的整体性发展规划

多方面进行延展:

文旅本就是一个系统,它们都是在一个强大的IP系统下,探寻小IP的协同共谋。大IP一启动,作为一个理念、一种感受、一个主角、一个故事等小IP随之蔓延开来。这些环节之间既要形成一个闭环,又要各自生长。

IP形象是非常人格化的,可以使景区、园区用拟人化的形象与受众进行更加近距离的沟通;可以将景区、园区与人关系快速转化为人与人关系,帮助景区加深旅游景观的识别显著度和旅游体验特征,形成独一无二的识别形象符号。

image.png

(IP形象的外观、颜色、故事等都需要结合企业自身进行设定)

image.png

(疯狂动物城)

比如迪斯尼有整套的旅游IP体系,近千部广为传播的旅游形象片(电影),比如白雪公主,唐老鸭等。这就是点,当点连线的时候,比如以城堡为中心旅游体系就形成了童话体系风格,围绕这些做了合适旅游产品,最后又以片区做了符合客群的体系。最终形成旅游目的地迪斯尼乐园。这本身就不是一个就开始就形成的东西,它也是在不断的更新、调整变化和丰满的。

向其他产业转化,为企业增值:

在园区景区的IP逐渐为大众所熟悉后,我们可以围绕着IP形象进行拓展创造设计。比如IP周边衍生产品的设计,企业可以通过线上平台与园区景区的线下门店进行贩卖;以IP形象为主人公的漫画或短片,在新媒体平台投放,既利于稳固原有的粉丝基础,加强于粉丝的互动,新媒体也有利于IP品牌的传播,速度快受众具有针对性,可以吸引更多的关注度;举办文化节、集市等交流活动,将积累的人气变现,吸引其他更多品牌企业进行合作或入驻。

image.png

(由IP衍生出的琳琅满目的周边商品)

image.png


(以园区为载体的各类活动)

  • 园区景区IP的长期性发展规划

持续内容创作,打造超级IP:

每个文化一定是有图腾价值、精神价值,一定是有很多故事和情感在里头。通过原创IP形象的创造,拉近与受众的沟通距离,丰富园区景区的内涵,把故事、内容进行互动体验,用IP打造人群的生活方式和场景的黏性。

把特有的文化基因越来越深刻地烙印在每个受众的脑海中,同时注重文化性和多元化的发展,深入挖掘可利用元素,从而实现全面和可持续发展,使IP成为重要的引客要素。

image.png

(不断壮大的IP形象家族产生更多可创造的新内容)

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尝试新的文化展现方式:

随着全球科技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科技+旅游”也被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所熟知,游客也更加倾向于高科技旅游带来的完美体验,高科技已在悄然间掀起了旅游业场景与内容提升体验的革命。

纵观国内外旅游景点和项目,自然环境资源和文化资源在规划上都有着严重的同质化现象。为吸引游客的目光,园区、景区开始依靠科技手段,深耕“IP+科技”深度融合,打造旅游园区、景区视觉震撼效果,发掘自身特有的科技IP。

image.png




  • 园区景区以整体发展、长期发展为目的的基础建设

建立园区文化综合体,实现文化增值、旅游增值,建立IP为主的文化氛围,可以通过许多基础建设和设计来画龙点睛,提升IP形象在大众眼中的识别度和接受度,如园区艺术门头、园区IP艺术雕塑、园区文化彩绘展示、园区广告牌统一艺术性、绿植园艺模块化以及整体环境提升,不仅可以整治现有的可能存在的,如广告杂乱、绿化不足、园区标志不鲜明等问题,还将园区的文化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其中,用彩绘、雕塑等装置作品吸引园区流量,制作网红打卡点,引领和提升了园区的质量、人气以及品牌效应,进而成为示范区样板区不断增值。


image.png

(园区本身基础建设的规划)


对于园区景区的文化挖掘、文化与市场对接、文化产品设计、文化社群营造等方面需要敢于不断发掘与探索,未来这一块的市场还很大,紧锁于文化内部与龟缩于传统行业模式的企业需要联手来开拓市场了,文化项目的活化、IP的创造与传承将会成为往后的重要领域。


      毫无疑问,疫情会对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这次巨大的外部事件,强烈冲击着各行各业。这次疫情,总体来说不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大趋势,因此更多的是竞争、洗牌。这也是倒逼企业转型的节点,这不禁引发我们的思考:线上经营或将成为未来市场发展的主导方向,但是无论什么行业和领域,IP作为商业闭环的第一步,澳澌贝艺术正在为企业或个人创作着属于他们的IP力量-----一个专属于您的文化精神产物,有了它,许多营销方式能够更轻易地、被大众迅速识别的通过线上媒体、平台实现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