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项目案例>>文创IP打造
【拨云见日终有时】疫情下的IP力量(二)

编辑、整理/TY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在特殊时期,为了有效减少人员聚集,阻断疫情传播,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许多博物馆以及美术馆都纷纷延长了闭馆时间,同时很多大家期待的春季展览也都发出了延期举办的公告。大家先别着急,整理好迫切看展的心情,先安心待在家里和我们一起来看看在博物馆以及展览中的IP设计,希望能为大家在疫情结束后的看展之旅提供一些新的思路。21世纪以来,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升级,生活质量的大幅度提升,人们在文化娱乐上的消费也不断增加以及我们现在正面对着的疫情,都倒逼着行业的发展与蜕变。文创产品在文化消费中的比重逐渐递增,成为新一代的消费热点,甚至逐步占据文化消费的主导地位。然而目前国内的文创产业依然处在发展阶段,以消费者为核心,打造属于自身的IP,将会是重中之重。




本文从博物馆IP、展览IP分别描述了IP运营及IP文创产品的过程。


1.博物馆IP

博物馆作为承载着历史文化结晶的载体,是一个源远流长需要我们去保护的存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间的流逝,原有的博物馆模式存在着局限性。如何让博物馆在承载原有文化的基础上,也能够不断推陈出新保持活力呢?

下面让我们从故宫的文创之路找找灵感:

image.png

故宫文创产业主要发展历程

image.png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六合咨询)


1. 多元化跨界,与知名品牌联手推出文创产品

image.png

故宫与多家知名品牌合作,联合推出文创产品,实现品牌联合营销,促进故宫文创品牌更广泛传播,进一步深入人们生活。故宫跨界合作包括,与稻香村(国内知名食品品牌)合作,推出端午节五毒小饼、中秋节宋徽宗画作元素月饼;与8848手机合作,推出故宫定制版钛金手机;与中粮福临门合作,推出“天地人禾”大米;与红旗汽车合作,红旗汽车将作为故宫官方指定接待用车,并将于2020年推出故宫600周年纪念款专属车型。


2. 博物馆与互联网公司联手,推动产业变革

image.png

image.png


2016年故宫先后与阿里、腾讯两大互联网巨头达成合作。故宫与阿里合作搭建文创产品销售平台,双方基于故宫门票、文创、出版三大板块展开合作,同时故宫在天猫平台,开设官方旗舰店,开展门票、文创、出版产品电商销售。故宫与腾讯合作,希望借助QQ、微信庞大用户量,促进品牌传播与用户扩张,双方合作推出故宫定制版游戏,QQ、微信表情包中出现故宫元素,通过人们社交场景进行传播。

image.png

此外,2016年故宫与凤凰领客文化,达成战略合作,推进博物馆数字化转型,双方将充分利用故宫丰富历史背景、文化故事等馆藏资源,进行创意合作,以增强现实(AR)、互动沉浸(MR)、3D等科技手段,传播故宫文化内涵,满足公众对故宫文化认知的需求。2019年故宫与华为,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打造5G示范应用、建设智慧园区,及联合举办人工智能大赛等方面展开合作,共同推进故宫高水平、高质量的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建设。


故宫相关的纪录片以及综艺节目收到了许多年轻人的喜爱,更多样的媒体平台为故宫及故宫文创吸引了许多新的受众及关注。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我们再来看看其他更多的博物馆IP周边产品:

中国国家博物馆:

image.png

【国博日历】

图片

【芙蓉双鹭】

苏州博物馆:

image.png

木刻镂空冰箱贴】

image.png

【彩墨】

敦煌博物馆

image.png

image.png

伎乐天系列】

image.png

图片

【极乐系列】

image.png

图片

【九色鹿系列】


中国作家刘慈欣的“三体”似乎可以完美地诠释博物馆发展中3个重要的目标:体系、体验、体温。这“三体”的核心是 IP 产品,产品对于博物馆而言已经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围绕着展出、活动、教育而提供的360度全方位 IP 产品体系。从内容的角度而言,体系是博物馆文创必不可少的,在对外观进行创意设计的同时不忘传达理念;从接受的角度来说,利用多种形式来创造特色产品体验;从人性的角度,则需要有独特的人文体温,真正体现出文创的温度。这“三体”相辅相承,缺一不可。(来源于艺术商业)


总的来说,在泛娱乐时代下,博物馆IP的产品营销在于推陈出新,我们如何让越来越多年轻的主力消费人群愿意为历史文化买单,提升文物或是古典文化在人们心中的接受度和辨识度,是设计师在周边产品的设计中需要去考虑的。随着信息数字化的进程,除了周边产品本身之外,我们还需要关注线上线下的协作配合,对于博物馆来说,地点的限制性很大,除了线下周边商店之外,更大的机遇是在互联网之上。




2.IP展览

逛展览区别于我们逛博物馆,展览往往在某一段特定时间内举办,有相对强烈的主题色彩但没有固定的举办地点。作为一个有时间期限的展览活动,怎么在短期内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怎么在展览结束后仍能够带来后续的收益以及为下一次展览积攒更多的关注度?

下面是一个在韩国备受喜爱的甜品展IP——GWAJA:

由이하림、이연정和阳光工作室的박지성共同创办的一个甜点节日的IP,组织者的目标是让喜爱甜品文化的人可以通过活动得到学习和成长。举办人从2012年开始就在线上众筹平台Tumblbug上,为甜品展筹集展会基金。Tumblbug其众筹对象主要是于艺术文化相关内容的项目,所以这个甜品展的出发点就是一个艺术文化与甜品的结合物。

image.png

image.png

其中最受到瞩目的就是2016年诞生的IP形象SOON.E

image.png

以大大的爱心作为外形,五官最让犬犬觉得特别是他的嘴巴,一条横线+一条曲线(或者两条曲线)给人感觉他一直在吃东西,很符合餐饮这个行业。


1. 推出衍生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同时进行

设计师赋予SOON.E这样一个可爱、有趣、富有想象力而又简洁鲜明的形象,让它后来的跨界合作有了更多更广阔的可能性。从2017年SOON-E开始正式成为了甜品展的标志性形象,在海报上就算不看文字也能鲜明地分辨出是甜品展在举办活动。简单地说,就是有SOON.E的地方就有甜品展。SOON.E的形象很快被运用到了蛋糕、面包、饼干以及果酱等甜品中。同时,SOON-E也产出除了食物之外的周边,比如杯子,抱枕、徽章等等。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2. 打造网红IP,为展览的延续生命力提供可能

SOON.E成为甜品品牌IP之后,受到了更多喜欢甜品的人们的追捧,SOON.E也拥有了许多粉丝。在线上,有相关的官网,我们可以获悉他们最新的活动与产品;也有IP周边的网上商城供大家购买IP的周边产品;同时设计师们也为SOON.E运营了脸书、推特、ins、油管等媒体平台,定期更新一些与SOON.E、甜食相关的有趣的视频,可口的甜点照片,提升在粉丝群体对SOON.E IP的认可度。

image.png

image.png

这个甜品展不仅仅是一年两次的普通活动,作为代表甜品展的一个衍生吉祥物有了属于自己的识别度和商业价值。设计师为甜品展创造的IP形象以及一切一系列相关产品,让来看展的人们感受到,这不只是一场展览,而是沉浸在一个梦幻甜品世界,而我们的主人公SOON.E就是带我们进入那个世界的精灵。这就让这个甜品展远远区别于其他普通的甜品展。

让我们再来看看国内的IP主题展,腾讯原创IP展——“企鹅奇幻之旅”:

image.png

【墙面涂鸦设计】

image.png

image.png

【IP形象设计】

image.png

image.png

【展览空间设计】

图片

【联名周边产品设计】

image.png

图片

【道具陈列设计】

通过案例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一个完整的IP展,不单单是一个IP形象的创造,而是由众多部分组成的。其中还包括对于展览主题的构建,通过故事线和角色设定来完善IP形象的完整度,也让参观者更好地融入到展览中来。而设计师们除了设计IP形象和周边产品之外,还要考虑展览空间的设计、道具设计、陈列设计、多媒体与灯光在场馆中的运用等等。


文创行业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才逐步演变成现在一切皆IP的现象。第一阶段文创行业是比较粗糙的。这个阶段的文创是很肤浅的,更多的停留在产品的表面,对产品进行一些贴牌、包装、LOGO等的外包装设计。这个阶段的意义在于消费者对于文化产品渴求的启蒙,也就是说消费者的消费层次开始升级了,因为温饱问题解决了,所以追求印个LOGO彰显自己的个性的阶段。这个阶段比较典型的就是淘宝提供的各种印LOGO的定制化服务。

       现如今文创行业已经发展的如火如荼,但并不意味着这个阶段已经消亡。对于很多初创的文创品牌来说,还处于这个阶段。处于这个阶段并不可怕,因为没有这个阶段的起步尝试,就没有后面阶段的转型和发展。当然很多文创品牌会在这个阶段死亡,因为这些离真正的体系化的文创产品很遥远。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体系,那么这个阶段大部分的文创品牌都是不可持续发展的。

       第二个阶段就是以日本动漫、台湾诚品书店为代表的文创产品的输出。一个是影视剧里著名形象的周边产品的开发,另一个是文化创意产业在空间上得以实现(诚品书店、民宿等)。这个阶段,其实从产品的开发到包装推广营销已经有一整套完整的体系了,后面操盘这些大品牌的都是公司的团队,这时候文创产品的消费也日渐趋于产业化。

       第三个阶段是创造IP,也就是一切皆IP的时代。这个阶段得益于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大家开始自发地讲故事,故事能在媒体上迅速被传播,不管是什么产品都可以拿来再包装。只要故事讲得好,各种IP都可以被炒作起来,比如网络剧、畅销书、名人、网红、自媒体、知识付费产品都有典型的IP出现,各个领域的KOL此起彼伏就是这个阶段的产物。

       毫无疑问,疫情会对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这次巨大的外部事件,强烈冲击着各行各业。这次疫情,总体来说不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大趋势,因此更多的是竞争、洗牌。这也是倒逼企业转型的节点,这不禁引发我们的思考:线上经营或将成为未来市场发展的主导方向,但是无论什么行业和领域,IP作为商业闭环的第一步,澳澌贝艺术正在为企业或个人创作着属于他们的IP力量-----一个专属于您的文化精神产物,有了它,许多营销方式能够更轻易地、被大众迅速识别的通过线上媒体、平台实现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