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项目案例>>公共艺术
转角遇见小确幸
“街道是旅客评价一个城市的标志。”  日本当代著名建筑师芦原义信在其著作《街道的美学》中这样说过。

image.png

#芦原义信(1918 - 2003)


中国的城市发展,目前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旧城改造、街道美化提升等城市文明建设、国家千城千镇特色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image.png
                      #华强北立体街道改造#

街道改造是一件系统性的工作,每一个节点都需要精心设计,一个出彩的节点,能给整个项目带来画龙点睛的作用,今天我们来看看在这个方面,国外有哪些可以借鉴的优秀案例,俗话说的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想要超越,必须知道“优秀”的
发际线天际线在哪里。


image.png




01


加拿大


第一个参考项目在加拿大魁北克省西南部的蒙特利尔市(研习艺术的同时我们顺带学习地理知识),项目的名称叫做“移动的沙丘”,属于街道改造分类项中的艺术装置一类。


image.png


千万别小瞧了这一段“沙丘”,凑近了看,你真的会以为它在移动!


image.png


该项目的灵感来自于早期的艺术,也是蒙特利尔美术博物馆(MMFA)举办的从非洲到美洲的临时展览《面对过去和现在的毕加索》的延续。


image.png


立体主义画家的可塑性方法对视觉表现中的透视作用提出质疑。


image.png


变形,即主体根据身体在空间中的位置重新配置自身的变形,是其中一种方法。通过这个过程,《移动的沙丘》以游戏的方式向公众介绍了这种艺术的核心体验。


image.png


看了上面这张图片,小编陷入了严重的自我怀疑状态,这个小哥到底是在平地上骑车还是在下坡......


image.png


正是通过对街道地面的干预设计,产生了巨大的涟漪,反射球体和几何形状放大了图案,增加了视角。随着观察者的移动,街道发生了变化,形状发生了逆转,地面也变得活泼起来。


image.png


这件艺术装置使博物馆大道的步行区充满活力,它已成为市民和游客的必看之地。


image.png


它也创造了一种可能性,在允许紧急车辆通行的同时激活步行公共空间,以及在有限的预算下创造丰富的体验。


image.png




02


澳大利亚


真正优秀的改造,并不是简单粗暴的以美为唯一标准,更重要的是在创造美的过程中提升其城市文脉的承续关系,凸显旧街巷的文化共性与街巷个性特征


image.png


其中的佼佼者就是悉尼天使大厦街道升级项目,天使大厦和Ash街是悉尼道路复兴总规划的其中两个优先翻新项目,该项规划的主要目的是复兴悉尼市内历史悠久又意义重大的街道,并营造功能合理,符合市民生活特点的街道环境,重塑旧街巷景观新的当代形象。


image.png


改造分两部分进行:一方面设计师们对这里的街道、 景观照明、道路铺装进行了重新改造升级,并加入了一个新的雨水排放系统。更重要的是在这里创建了一个共享的交通环境,促进步行与 自行车交通。


image.png


另一方面,设计师们还在天使大厦外的公共区域安装了全新的艺术装置,名为《遗忘之歌》。街道的公共区域中悬挂上了不同形状的鸟笼,提醒人们这里曾是鸟的栖息地。


image.png



03



巴西


该项目位于巴西东部Salvador市的中心区域Ladeira da Barroquinha,周边是Glauber Rocha剧院和Gregorio de Mattos基金会文化区(位于Barroquinha教堂内),此次的设计可以看做是对这几个公共场所的延伸。


image.png

image.png


该项目利用台阶式设计,将通往各街区的入口有序的组织起来,由于它是个开放式的结构,游客们可以自由的上下行走,不像平常的当地街道需要受道路的约束。


image.png


由于附近有一个公交站,因此这里人流量很大,该设计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堵塞现象。


image.png


该项目的设计十分符合当地的地势特点,每个台阶的宽度不同,而且可持续性很强,独特的设计吸引了大众的目光。


image.png




04



西班牙


这是一个2013年在西班牙临时安装的人行道项目——Cruzar el Charco,位于赫尔佐格&德梅隆设计的景观大水池之上,当年这个建成时白得发亮的大水池在岁月和流水的冲刷下早已变成大地色,不过它的边界依然牢不可破,划分出水池内与水池外的界限。


image.png


简简单单的平面化斑马线具备巨大的多维激发效应,不在让人们观赏这个水池,在它的吸引下,人们开始以更加积极地方式利用这片水景。


image.png


这个项目就让城市公共空间发生质变,作为催化剂触发空间与人们前所未有的互动,以一种欢乐的方式为城市空间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05



法国


这个项目用一个非常法式浪漫的名字——“街道上的乌托邦”


image.png


“街道上的乌托邦”位于巴黎拉德芳斯的中央商务区,为人们带来片刻的远离尘世和深思冥想。游客们沿着抬起的步道一路向上爬,会发现自己依偎在现有的菩提树林的怀抱中。


image.png


此次项目的概念其实很简单:在人们熟悉的地平面上方几米处的地方提供一种全新的城市体验。习惯了大面积灰色格调,生硬的线条和棱角,商业区的用户们在这里也可以犯犯小错误,并重新审视他们周围的环境。抬高的部分可以让人们把这个世界抛到脑后,自由穿梭于树丛中,享受树叶带来的阴凉并唤醒人们的感觉。


image.png


image.png

看完了这些案例,我悟出一个道理(课代表上线),街道改造不在动静有多大,而在于,要在深刻理解本地特色与改造需求之后,因地制宜。上面这些案例的小心思,如果互换,效果估计也相差十万八千里了。


image.png


接下来,课代表要布置作业了,你觉得你最爱的那条街,需要怎样的小确幸呢,留言告诉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