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项目案例>>公共艺术
疫情下艺术装置新概念:社交距离助安全
图片

随着世界不同国家新冠疫情的不断反弹,我们的日常生活再次被它裹挟。昔日美丽的户外风景,同行作伴的三五好友,亦或是甘甜可口的各地美食等等,总是会以记忆的形式时常闪过我们的脑海。


是的,我们不曾忘记追求自由的快乐,更难以割舍对自由的无尽渴望。

正因如此,“Social Distance安全距离”成为了生活中的高频词。安全的社交距离成为了公共场所设计者们再次深入思考的灵感,从而越来越多由疫情产生的创意设计在世界各地不断迸发。我们当下的生活方式、生活需求、人际交往的活动场所以及与自然的平衡关系,再次被设计师们重新定义。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不断对现有的生活充满探索的精神,期待更加完善生活的方式,都是设计师们对生活的热爱体现。热爱生活,必须永远朝着光芒前进。

今天小编将带来更多疫情下的景观艺术设计,以安全距离设计为载体,更多地展现对于现状的思考和改变。



 趣味艺术设计
【 安全距离 】
连衣裙petticoat dress
image.png
image.png

人与人之间两米长的距离要求造成了尴尬的社交局面,它打破了任何潜在的社交联系。如今,距离成为了一种保护,但是很容易受到攻击和破坏。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衬裙连衣裙的灵感来自维多利亚时代的舞会礼服和苏格兰高地传统苏格兰短裙,是一种舒适的时尚配饰,易于穿着和携带。另外,它很容易清洗,以避免促进冠状病毒的传播。驾车或骑自行车时,这件衣服带有一个便于携带的包。


衣服的面料灵感来自于露营的弹出式帐篷:轻便,结实且易于清洗。它的快速干燥能力,可折叠的结构以及低廉的生产成本使其成为大流行期间的理想时尚配饰。



 户外隔离装置
【 海滩隔离装置 】
The "Cupola"
//
半球拱顶装置


2020年COVID-19的流行给意大利的海滩沐浴旺季带来了冲击,为了让人们安全地去海滩,Obicua工作室提出了使用半球拱顶装置The "Cupola"的解决方案,并率先在意大利罗马的弗雷金海滩(Fregene)搭建。

image.png
image.png
Obicua
图片

设计灵感来自蒙古游牧民族使用的蒙古包,借鉴其易组装、易拆卸的特点,为意大利海滩沐浴者提供了可在半小时内组装拆卸的模块化空间,并满足装置的多次使用。

图片
image.png
image.png



装置以竹材为主要支撑结构,并用钢材进行连接,同时结合具有防水、透气等功能的无纺布进行空间围合,既保持了内部空间的坚固明亮,又能防止内部温度过高而形成温室空间。此外,设计师还就此装置提出了使用淋浴或雾化器来收集海水并净化的设想。


image.png

该装置不仅解决了COVID-19期间海滩上的社会疏散问题,之后也可根据环境调整安装材料,以便用于草坪、广场等其他开放或室内空间。



【 海滩隔离装置 】
沙滩几何套件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BEACH BELT

jajaxd collective推出了“沙滩带”套件,该套件可帮助人们在海滩上保持必要的社交距离。由于海滩成为夏季炎热地区的热门目的地,因此设计师希望缓解普遍的不确定性,让人们享受沙滩和大海,并在不焦虑的情况下共存。


jajaxd制作的beachbealt套件包括一组支撑元件和可以从其上方穿过的彩色胶带,使人们可以在沙滩上划定一个生活空间。该产品本质上为最大占用期间的海滩免费占用提供了临时策略。除工具包外,建议每组的家庭成员或其他个人也要保持警觉,以确保确实保持所有其他场所之间的安全距离。

【“无感染”概念运动场】
柏林·Rimbin儿童游乐场

image.png

柏林的设计师 Martin Binder和Claudio Rimmele设计了一个“无感染”的概念运动场,孩子们可以在病毒肆虐期间不受影响地玩耍。

在这里,每个孩子可以拥有自己的游戏平台,通过单独的路径进入后,他们可以从安全距离里看到彼此,并通过空心管交流。游玩平台可容纳不同类型的活动和游戏,一些包含沙子,而另一些内部装有跷跷板、梯子等...


image.png



游乐场的灵感来自于亚马逊睡莲,莲叶形的游戏区如同漂浮在池塘中,每个游戏区供一个孩子使用,在玩耍的同时能保持安全的距离。游戏区之间有中空的管道连接,孩子们可以通过这些管道“电话”和其他游戏区里的孩子通话。游戏区中还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游乐设施,如沙坑、跷跷板、爬梯、“卧式仓鼠轮”等。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图片 

所有与孩子们直接接触的部分,包括扶手、管道等都用便于清洁消毒的金属材料制成,设计师还计划安装消毒喷雾装置,使消毒更加便捷。而亚马逊睡莲的造型则是为了借莲叶超高的承重能力,给人以稳定、安全的印象。


image.png
图片
image.png

image.png


【动态隔离装置】
荷兰·physx社交距离广场
image.png

通常人们被限制在给定的空间内,是否有可能想象一个动态的解决方案?而Physx就是第一个此类装置。



Physx位于鹿特丹中央车站前,来自于设计师Cosimo Scotucci于2020年提交的竞赛方案。其灵感来自时空网络,其中一个天体弯曲周围的空间网络,根据质量和产生的重力定义一个“感兴趣区域”。

image.png 

该装置包括一个紧密的表面,由弹性纤维制成,离地面约 50 厘米。一旦一个人踩在薄膜上,这个薄膜就会吸收压力,弯曲成一个凹陷状的“山谷”。薄膜拉伸并露出不同颜色的内部纤维。自动在人周围生成一个 1.5m 不同强度的彩色“安全区”,定义与其他人互动时应保持的距离。


image.png


当人们彼此靠近时,个人领域开始融合在一起,表明这些措施没有得到尊重。

由于纤维的颜色不同,也很容易理解人们站在一起面临的危险等级。

image.png
image.png

这是第一个允许人们可以自由安全移动的模型,它使得通过社交距离进行互动成为可能。


【社区隔离装置】

亚特兰大·公共房子



image.png
公共房子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该装置首先安装在亚特兰大,目的是在高级博物馆和附近建立新的关系,不仅改变了公共空间,而且也在周围的社区之间建立了联系。



image.png

亚特兰大之后,该装置被放置在不同城市和国家的数个博物馆、街道和公园中。对于一些在2017年墨西哥地震中失去房屋的家庭来说,它也是一个临时避难所。

image.png

随着人们在广泛的封锁后逐渐恢复到新的常态,esrawe studio + cadena提出该装置可以提供理想的方式来重新激发与家人和朋友以及整个社区的联系。该项目的开发以社交活动为核心,其有趣的设计旨在展示人类互动的价值。塑造整合社区是一项主要任务,需要想象力,开放思维,最重要的是要具有共同创造和好玩的精神。


设计团队选择了所有观众都能识别的最基本的形状,这与温暖、舒适、安全和热情的想法有关。该安装还可以在多种情况下进行重新配置,并且可以承载多种活动。


【广场隔离装置】
个人广场personal squaret
image.png
个人
广场
personal squaret
image.png
image.png
//
个人空间


受全球流行病法规和社会隔离需求的影响,studio 212 fahrenheit 引入了“个人空间”,以描绘荷兰人均适合的区域。“个人空间”是格罗宁根视觉艺术中心(CBK groningen)委托进行的一项名为“在适当距离”的大型艺术项目的一部分。

image.png

image.png

“ covid-19”意味着我们所有人都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如果荷兰的最小距离是1.5米,那么最大距离是多少,荷兰每个居民实际上有多少空间?

艺术家们创造了一个黄色的正方形,面积为49.03米x 49.03米,产生了2,404平方米的面积。如果将荷兰面积平均分配给荷兰人,这就是每个荷兰人将拥有的空间。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希望在其他国家/地区建立几个“个人广场”,并为每个相关国家/地区计算面积。


【 公共空间隔离装置 】
墨西哥·halo光环装置
image.png
image.png



艺术装置“光环(halo)”为个体提供了一个内敛的庇护所。通过框定一个人周围的私人空间并将其作为个体舒适区的延伸,周身的光环就会变得清晰可见,就像围绕原子核偏移的光环一样。由此产生的封闭空间是一个私人的微观世界,该装置可以安插在任何公共空间,避免内部的人因与他人接触而被感染。



image.png

光环的外皮包裹着一个可拆卸的轻质钢架,彻底阻断了使用者的感染风险。人一旦进入其中,关注的焦点就会从街道环境转移到开阔的天空,引发我们与头顶自然的亲密关系,比如树冠、鸟类、云彩和太阳,这些都是我们行走于城市之间平常不太注意的环境要素。

image.png
外部
图片

半镜面的外皮带来反射和透明的双重效果。在外面,周围的区域被反射到镜面上,使得光环装置与环境融为一体,几乎难以区分。走近看,内部模糊的视线表明它正在被人使用。

image.png
内部
图片

在内部,万花筒般的效果将内部空间扩大到其自身规模的数倍,同时保证了对外界环境和行人的视野。在光环内休息的人也会被反射出来,模拟出一种“群体感”。

image.png
image.png

该装置可以化身为一个小型起居室,供人在长椅上伸展身体;或化身为阅读角,当人们坐在街头时可供阅读;或成为一处休憩空间,供人躺在树冠下的草地上打盹。

//
光环装置


光环装置还易于安装和拆卸。首先,薄薄的钢管与角件插在一起,形成一个钢性的轻质框架;其次,将一卷镜面薄膜包裹在框架上,人们可以通过提起框架上薄膜的一端进入光环内部。

image.png




【 餐饮“温室”隔离装置 】
阿姆斯特丹·SerresSéparées用餐舱
image.png
既在户外又在室内的玻璃餐厅

位于阿姆斯特丹Oosterdok河水边的温室装置,设想了一个可适用于全球所有的酒店和餐饮业的解决方案。


在这个独立且私密的“隔离式”温室,人们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下重聚并户外用餐。尽管温室是全透明的,但是它被命名为 “Chambre séparée”,暗示着用餐者的亲密关系。

image.png
image.png

河边放置了 5 个与花房温室类似的五角形玻璃房子,每间房子里只允许来自同一家庭的两位食客用餐,保持着相对安全的社交距离。 

image.png
image.png

服务员们只需要通过长木板就能把菜递进玻璃房内,每个玻璃房子的空间既是公共的,又是私密的。早在疫情前,Mediamatic 就购买了这些玻璃房子,疫情到来后,它们“拯救”了憋不住的食客们,Mediamatic 也希望这个项目能给其他餐厅和咖啡厅一些借鉴。




【“光”艺术装置 】
亚特兰大·“城市太阳”
image.png“城市太阳”是 Roosegaarde 工作室 开发的一个疫情下的艺术装置,它将这种远紫外光照射到公共场所,清理这些空间的冠状病毒。它的作用是在现行政府规定的基础上增加一层保护。项目旨在激发人们的希望,它通过改善文化聚会、体育赛事、公共广场和学校操场,来对抗社会隔离的负面影响。
远紫外线光源
image.png

项目由 Roosegaarde 的团队以及来自荷兰、美国、日本和意大利的外部专家和科学家共同打造。该装置的远紫外线光源由荷兰国家计量研究所VSL测量和校准。项目也符合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的安全标准。

图片
image.png

image.png


项目将设计与科学联系起来,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为人们创造更安全、更人性化的聚会和交流空间。Urban Sun可以在任何类型的公共空间展出,并以此呼吁政府和合作伙伴加快和提升应用水平。


《Point of Action》

image.png

图片

《Point of Action》在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的同时,也提供了与观众朋友和路人联系的多种机会。


贴在公共广场上的六英尺圆圈,形成了九个“聚光灯”,每个聚光灯都有自己的垂直金属框架,绳索穿过每个框架和部分,就像被象征性地拉开的帘子,为观众腾出空间,让他们可以拿起聚光灯,与广场上的其他观众交流,并在走出广场时采取行动。


image.png

从每个圆圈上方的光环发出的照明加强了框架,嵌入每个框架侧面的灯光为观众增加了另一个层次。



中国深圳

灯光季艺术作品

疫情防控有所改善时,

每个人都非常需要

跟他人沟通、交流。

image.png

首届深圳国际光影艺术季福田展区的主题为“重新链接”,意图讨论新的社交秩序、城市秩序下人们所面临的处境,并探索重新链接的可行性。

//
作品《对话》


作品《对话》来自俄罗斯Radugadesign工作室,因防疫要求艺术家无法在深圳现场创作作品,转而利用网络技术,与深圳的技术团队进行协作,远程完成作品的设计、制作及演出编排。

image.png


黑白两根柱子上均装有神经网络,可以进行双向交流,并互相理解、分析对方产生的图形,然后不断改变和进化自身的图形。两种神经网络创造了一个共同的第三者,象征着一个它们居于其中的虚拟世界,也同样是阴与阳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疫情下的彩绘艺术
艺术彩绘❂

image.png


社会各界的人都在为了遏制病毒的传播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次新冠病毒,有太多的艺术家参与其中,通过绘画、雕塑、版画、插画、墙绘等等作品,去告诫或教育人们该怎么正确地对待这次疫情,对阻止疫情的传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下面这几幅关于新冠病毒的墙体彩绘和涂鸦作品供大家欣赏,希望可以通过这些涂鸦让大家在疫情环境下缓解心境,保持希望。


image.png
01

外出后回家,一定要勤洗手





image.png
02

超人医生





image.png
03

正确对待新冠病毒,无论什么时刻医护天使都会守护着你





image.png
04

病从口出,病从口入





image.png
05

病毒阻碍了人们的正常出行自由,消灭病毒才会重新获得自由





image.png
06

待在家中,是最好的防护手段




image.png
07

待在家里,重要的事一定要多重复几遍





疫情

的发展让人们意识到室外空间的重要性。人们在用很快的速度适应新型的社交方式工作方式与生活方式,“社交距离”似乎也已经成了生活的组成部分,而“距离”的存在改变了空间布局,可以说疫情使设计师重新思考了空间设计。



在后疫情时期,该如何运用公共艺术发挥它的疗愈作用呢?
后疫情时代

各城市的复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艺术在无形中承担着新的社会责任。如何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在后疫情时代重启经济 ?艺术家的不断思考和创造,将会给生活带来新的希望:

千帆阅尽,洗尽铅华后依旧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