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由江苏省昆山张浦镇金华村、田园东方和乡见设计共同主办的“乡见分享会——‘返乡新青年 建功新农村”,在昆山金华村村委会举办。

金华村是全国文明村,是首批入选江苏省100个特色田园乡村试点的村庄之一。金华村所在的张浦镇处于吴淞江生态廊道与生态绿道的交汇处,是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今年3月,田园东方与张浦镇金华村签署乡村可持续发展实践区运营合作协议。
此次“乡见分享会”特地邀请三位分别代表70、80、90后的“新农人”,分享他们返乡创业的心路历程,从做社群、做艺术到经营实体,他们既能给予有回乡想法的年轻人启发,也为乡村振兴的各方参与者带来思考。
张浦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副书记李斌、张浦镇宣传委员洪玉峰、金华村党委书记瞿桃林、乡见设计创始人徐心怡和田园东方创始人张诚,以及众多在金华村工作的年轻人参与了本次活动。在听了三位嘉宾分享后,大家对于金华村如何吸引年轻人返乡参与乡村振兴有了新思路。回到乡村创业的年轻人分为两类:原乡创业和返乡创业,我属于返乡创业,这一路走来经历了酸甜苦辣,希望能为大家打开思路,给大家一点回乡创业的勇气。我在上海工作了十年,从智联招聘、第一财经品牌部到腾讯大申网,我不断跟外面的世界接轨,同时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当时我就在想在外工作和在家工作都是奉献,为什么我不能回到自己的家乡工作呢?当我回到崇明这片我深爱的热土时,空有一腔怀乡热血,对于创业一无所知,我开始寻找自己喜欢做的。我从小就很喜欢骑车,台湾和海南的骑行旅游已经很成熟,而我们崇明是祖国第三大岛,是一个空气清新,环境尚佳的岛屿,却还没有普及这项体育旅行。我下定决心将自行车文化遍布崇明,所以2015年在崇明成立自己的企业“崇云”。

当时岛上的居民很少接触互联网,有体育活动但没有推广过。我曾经去法国考察过“法国怕不怕”自行车挑战赛,分为200、400到1000公里多种类别,来自全世界40多个国家的人前来挑战,法国自行车赛事自身也成为了一个IP。所以我想将“一辆自行车的力量”作为支点,去开发丰富的线路,吸引更多的“流量”。2016年,在政府和相关组织的支持下,我们开展了创业初期第一个活动“崇创挑战节”。在这其中有很多不足,但对于一个创业初创人士来说,我觉得谈不上优秀,至少也能证明自己返乡创业是有意义的,因为这能给家乡带来益处。

2017年到2018年,我们接到相关企业邀请,举办“会呼吸的‘骑’迹”活动,在世巡赛期间举办“6S自行车宝贝活动”,协助米其林开展“请给我1.5米的安全距离”骑行活动。创业是一个不断学习进步的过程,不断的激进、不断的重构着成长。在做环岛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家骑完就走了,要怎么留住大家呢?我开始做社群,发起“特色自行车小镇”论坛,将政府代表、返乡创业的人、投资人聚在一起,通过专业人士的交流,去思考怎么将公共出行、体育旅行和乡村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一辆自行车的力量”不止于自行车。1.它能链接城乡规划。从陈家镇花漂村第一个骑行驿站出发,骑到“花博会”,我们开发出丰富的线路,比如:“会呼吸的骑迹”、“悦夏花语”等特色线路,从吃住游购行提供给游客骑游相关服务,推广崇明“自行车绿道”,链接崇明“乡村振兴”之路。

2.促进创新系统。依托区块链、腾讯等技术,运用互联网思维,联动整合崇明本地三十多家商户资源,以崇明的民宿及开心农场为主,搭建驿站服务平台,发起“云力链”“绿色出行”项目,为全域旅游的自行车驿站项目做标杆。3.推广全民运动。经常举办休闲体育大会之“原野斗地主”等野趣项目,以“乐动崇明”为口号,通过活动落地,调动村民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让村民与产业深度融合,同时,挖掘和培养本地相关产业的人员,激发因拆迁之后的安置劳动力的活力。4.促进国际交流。通过世界级自行车品牌以及世界级自行车选手的引入,加强世界500强企业的自行车俱乐部的互动,借花博会的契机,吸引更多国际友人的关注与交流,探索具有本土特色的“自行车真人图书馆”。

6.聚焦公益力量。在“五美社区”的建设下,践行“社区营造”的五个发展方向:“人、文、地、景、产”,营造推广自行车文化的基础,探索儿童教育及各种特色公益服务模式,如“6s自行车宝贝”、“银信封计划“、”黑苹果公益“等公益项目,共建“花漂花宅”。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我坚持做这些呢?我总结了三点:第一是共感力,感受乡村的改变,感受合作者的想法,一起去推进项目的完成;第二是重构力,我原来所在的腾讯基因就是重构,乡村不是就一种模式,我们怎么去创新发展;第三是朝圣力,如果我觉得“自行车”这件事值得做、有价值,那我就会坚持去做。我希望在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自行车体育旅游项目模式能在很多乡村开花。因为金华村有我的作品,所以来到金华村就像回家一样。我是山西人,毕业于山西大学油画硕士专业,去年在山西举办了个人油画展。因为机缘巧合来到无锡阳山,很喜欢江南村庄的环境,觉得不能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要用艺术帮助有历史文化的村镇,提升当地审美,重塑乡村形象。

在为阳山绘制了一组壁画后,我也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以“追求美好生活,实践生活美学”为理念,业务涉及原创艺术墙绘,艺术活动策展,以及艺术作品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定向设计。

山东寿光东头村

台湾彩虹眷村

首尔梨花村
艺术彩绘在全球已经有很多精品的项目。比如在”美丽乡村”中,有山东寿光东头村、台湾彩虹眷村、首尔梨花村、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都用墙绘以及艺术作品为这里增加艺术气息。

加拿大Chemainus小镇

加拿大Chemainus小镇、突尼斯吉尔巴岛小镇、彩虹家园·帕尔米塔斯小镇是以墙绘来吸引游客的“艺术小镇”。

下面是我为乡村绘制的壁画作品。在为无锡阳山的涵洞创作艺术墙绘的时候,在阳山调研了一个月,决定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灵感:“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也就是说走进这里像来到桃花源,同时作品中也体现阳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冯巷做的作品是将当地美景绘制到墙上,为当地乡村增加一道美丽的风景。


无锡阳山的桃花大道,还没画完的时候就有很多村民慕名而来,翻栅栏来看,当时栅栏就补了十次。这组作品也是呼吁大家保护环境,而且突破了阳山桃花的季节性。从而促进当地文旅发展,带动水蜜桃销售。

“青海峰堆乡”项目是我刚刚完成的作品。当地是青海省海东市一个还没脱贫的小村庄,只有5000亩的土地,是以马铃薯为主的单一型农产业农村。为扶持当地脱贫,我们就用艺术画笔做了一个“多彩峰堆“,用彩绘描绘当地人文景观、风土人情,并且能够互动。

对于昆山金华村,我是以“忆乡愁 绘金华”为主题元素,绘制充满文艺气息,乡愁情怀的墙面,并通过与村民共创活动,发扬金华村的“画匠文化”,用艺术赋能乡村,深入营造产、学、创、游相结合的休闲度假旅游氛围。看到村民们拿着画笔在墙上图上色彩的时候我真的很感动,色彩真的是一种生产力,能激发大家的参与。年轻艺术家扎根到美丽乡村,可以得到比城市更好的激发,这里比城市有更好的历史底蕴和生态环境,每年的艺术生写生也是到乡村中来。艺术家来到乡村,也能帮助乡村的内容能够走出去。现在大部分年轻艺术家都是选择北上广丰富自己的世界,我也希望大家投身进来,一起做“用艺术赋能乡村”的事。我出生于四川农村,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1998年进华为呆了整整14年,做2G/3G/4G三代移动通信的研发工作,典型的理工男。2012年考虑到养老生活,被朋友带到崇明看一个农庄,一下喜欢上这里,就辞职开始以“玩票”的形式经营农庄。崇明当时的农庄都是农家乐的形式,我想要区别于这样的农家乐。因为华为经常加班,我想让大家换一种生活,就为农庄取了“半日闲”这个名字,取意“偷得浮生半日闲”,在浮生闲思中寻找平静,维持真诚和善良,像花草一样生活。


形式上我们有“三怪”,预约制、不点菜、私人定制。在这吃什么我说了算,这样既解决备菜新鲜的问题,通过定制化服务还能提升客单价。由于崇明岛独特的景点很少,来崇明旅游最多三次,频率很低,于是我们就启动了三块核心业务:基于崇明岛旅游资源发展的农旅+体旅;基于崇明岛蔬果家禽水产资源发展的蔬菜+花卉种植;基于崇明岛米酒+水果发展的精品加工“花间卿”果酒。

我从没在网上打过广告,都是发到朋友圈里,先来的都是我的老同事,后来通过朋友们的口碑相传积累客户。大家乐于分享美好的事物,每一个来过半日闲的人都是我们的营销员。同时,我们也将农业旅游聚焦两个方面:基于家庭的亲子活动和基于公司的员工活动。

湖南台热播“爸爸去哪儿”的时候,我们立即将亲子活动带动起来。从6月份到7月份做插秧活动,现在每一周都有不同的主题活动。比如三月植树、端午包粽子、擀面皮包水饺、石磨豆浆、稻田油画、农业科普等等。我们请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比如请上海自然博物馆的老师为孩子们做地址科普,请资深农业专家来做农业顾问。有了好玩、有趣、丰富的活动,有的家庭能来四五次。

对于团队拓展活动,我们根据企业预算来进行定制,没有固定的模式。我知道大家来这里是想体验和城市不一样的内容。所以规划是基于勾起城市人的农村情感:乡景、乡情、乡恋、乡愁,做农旅+体旅+拓展内容。

现在我又与东平镇致富酿造厂合作,牵头投资果酒酿造车间,与我的老朋友酿造果酒的大师沈岄春合作,推出“花间卿”品牌系列果酒:草莓酒、桔子酒、蓝莓酒、蔓越莓酒,将崇明一些滞销的优质水果酿造为高端女性果酒,打造具有崇明地域特色的精致伴手礼。我们还推出了面向年轻市场的“和月花”花果酒。

今年我们又做了一个好玩的项目共享民宿---里厢民宿,它还没有商业模式,就是几个朋友一起玩着做的,也想在乡村有个居所。等民宿运作起来,它的商业模型自然会有的。三位“返乡新青年”都曾在大城市筑梦,过着加班点外卖的生活,因为向往乡村的悠闲环境,他们走上自己热爱的创业之路。在乡村振兴政策下的乡村其实充满机遇,他们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稀缺性”,也尽兴地发挥着自己的潜力,在玩的过程中获得精神和物质的回报。在本次分享会,大家也讨论了如何使金华村成为吸引年轻人过来创业的村庄。
乡见设计创始人徐心怡说:“我们乡村有很大的能量,需要这样有实力和能量的人,一起参与乡村氛围的营造。”
田园东方创始人张诚说:“我们需要为金华村找到一个独特的主题定位,并且通过引导村民有序租住形成吸引年轻人返乡的良性循环,成为真正在这里繁衍下一代的居民,也促进张浦镇的整个区域发展。”张浦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副书记李书记说:“很感谢大家为我们开拓思路,纯粹复制对于我们的长期发展不是很有利,我们希望能找到自己的定位,通过产业发展达到多方收益的目标。”金华村党委书记瞿书记说:“听了返乡青年的理念和经历受益匪浅,乡村振兴需要返乡青年的参与,也是基于这样的愿望,我们选择跟田园东方合作,请他们用先进的理念和管理经验来帮助我们农村有一个提升,最终目的还是让老百姓有更多的幸福感。”

金华村北枕太湖三江之一的吴淞江,浦江、金华江、南华翔江等村庄河道流淌其中,白墙黛瓦的房屋整齐有序,不仅保留了传统的圩田生活习俗和“金华腊肉”等传统特色产业,还形成了以 “苗木+果林+荷塘+农田” 为特色的富庶田园风貌。
不过,目前金华村的产业仍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为较低端的制造业,第三产业仅有少量休闲餐饮、垂钓、采摘等业态,田园东方计划将乡村文旅度假项目方面的全产业链服务能力引入金华村,将金华村打造成一个集农事体验、艺术田园、乡村众创、亲子度假为一体的“产、学、创、游”田园度假目的地。
本次分享会后,大家一致希望金华村能成为原住民归乡、新住民返乡创业的首选村落,成为特色田园乡村的标杆项目。